浅议工程预决算审计中凸现的问题
鉴于近几年我搞过一些审计工作,也谈谈现实预决算审计中凸现的一些问题:和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:
工程预决算审计中舞弊的现象屡见不鲜,究其核心原因,是现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,施工单位利润逐渐走底,所以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额外利润,在编制报审工程预决算时挖空心思进行高报虚报,在原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浮动一些水分,然后做到心中有数,在审计的时候死磨宁缠,口舌相争。往自己期望的目标不择手段的运作。一般都抱着一种审出就减,审不出就赚,粗审多赚,细审少赚的侥幸心理,而目前的竣工审计处于最后的造价控制及决定阶段,由于前期跟踪审计少,所以工作的强度大、方法费时费力、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了审计造价虚高的情况时有发生。现就工程预决算审计中凸现的问题浅议如下:
工程预决算审计存在的弊端
工程预决算,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构成实体的所需各种材料、人工、机械消耗量和非实体项目耗用资金的核算。建筑行业流行一句话:是赔是赚,全靠预算,干的好,不如算的好,可见工程预决算的重要性,而工程预决算审计是对工程预决算的一项重要的监管措施,它对提高投资效益、降低工程成本、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进度款拨付等都起着重要作用。但是目前由于工程预决算审计监管不力和一些其它的原因,造成工程预决算编报的情况比较混乱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 利用签证弄虚作假
施工单位经常利用签证来做文章:由于施工中发生大量工作内容,办理施工现场签证单时很容易钻空,有很多水分,如一些隐蔽工程的记录,故意加大隐蔽工程的尺寸及做法。一些参照标准图集做法的,如参照标准图集做法电缆沟沟内壁抹水泥砂浆,单实际没有抹,但签证单叙述按参照某图集做法执行,这样很容易钻签证的空子,然后扩大利润。其次是设计变更。设计变更有的是因为设计本身的问题,有的可能是建设单位考虑不周,但也有的是施工方造成的。当出现设计变更时,施工单位对该加的不仅加上,还要多加,对该减的少减、甚至不减。
(二)定额套用就高不就低
这类做法,是施工单位预决算中最常见和最容易使用的。所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1.同类定额,套高不套低。因为一些定额的解释不是太清楚,所以导致在审计时,各执一词,最后协商拍板决定。导致容易钻定额上的空子。
2.定额标准,套新不套旧。由于有些工程的工期前后跨两年甚至几年,一些施工队伍就将整个工期的工程量全部按新定额套用,或故意减少套用旧定额的工程量,增加套用新定额的工程量,以达到增加工程造价的目的。
3.取费标准,取高不取低。有的施工单位,在确定某项工程的预决算取费标准时,擅自提高取费类别,如本身三类工程取费,故意改为二类取费标准执行,从而增加工程造价。
(三)工程量、单价计算故意往大改
这类问题属于硬性修改问题。从而用来追求价格的变化,主要存在以下方法:
1.混淆数字法。就是将计算出的工程量或金额前面的某位数人为改大,当审计人员发现时,编制人员谎称书写错误。
2.小数点后移法。是指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决算表中,保持某些工程量或金额的数字不变,而故意将工程量或金额中的小数点向后移位,从而使造价增大。
3.重复计算法。是指对某些项目重复套用,如地板砖地面工程包括了下面的结合层材料及工序,但实际施工单位报预算仍然再套一笔找平层子目,从而增加造价。容易混淆的项目进行重复计算或重复签证。
4.故意出错法。这种出错方式没有规律可循,它就像市场的物价一样“漂浮”不定。其表现主要是将无规律项目的造价上调。
(四)有匹配定额子目不套,故意办理价格签证单执行
施工单位往往对一些定额子目单价不执行,而采取协商办理价格签证单来结算,如抹灰,刮腻子项目,用定额单价底的理由来和甲方办理价格签证单等来结算,其实定额是综合考虑的,所以故意办理价格签证单,从而达到提高工程造价的目的。
(五)材料价格调整依据不太明确
在工程预算造价进行材料调差时,依据不太清楚明白,在审计的时候往往协商不到,部分材料没有价格签证单及信息价格没有依据,导致审计的时候协商拍脑袋来决定。从而引起材料价格上的钻空。达到提高造价的目的。
总之:工程预决算审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,竣工结算审核需注意的事项很多,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有敏锐的头脑,还要求审计人员开动脑筋,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,才能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,更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,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,精干的业务技能和崇高的敬业精神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,随时随地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、政策文件规定。只有不断充实自我,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,才能应对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类型、复杂多变的问题。
更多造价博客请到:造价者博客 http://b.shigoog.com 欢迎分享博客及投稿。
工程预决算审计中舞弊的现象屡见不鲜,究其核心原因,是现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,施工单位利润逐渐走底,所以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额外利润,在编制报审工程预决算时挖空心思进行高报虚报,在原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浮动一些水分,然后做到心中有数,在审计的时候死磨宁缠,口舌相争。往自己期望的目标不择手段的运作。一般都抱着一种审出就减,审不出就赚,粗审多赚,细审少赚的侥幸心理,而目前的竣工审计处于最后的造价控制及决定阶段,由于前期跟踪审计少,所以工作的强度大、方法费时费力、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造成了审计造价虚高的情况时有发生。现就工程预决算审计中凸现的问题浅议如下:
工程预决算审计存在的弊端
工程预决算,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构成实体的所需各种材料、人工、机械消耗量和非实体项目耗用资金的核算。建筑行业流行一句话:是赔是赚,全靠预算,干的好,不如算的好,可见工程预决算的重要性,而工程预决算审计是对工程预决算的一项重要的监管措施,它对提高投资效益、降低工程成本、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进度款拨付等都起着重要作用。但是目前由于工程预决算审计监管不力和一些其它的原因,造成工程预决算编报的情况比较混乱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(一) 利用签证弄虚作假
施工单位经常利用签证来做文章:由于施工中发生大量工作内容,办理施工现场签证单时很容易钻空,有很多水分,如一些隐蔽工程的记录,故意加大隐蔽工程的尺寸及做法。一些参照标准图集做法的,如参照标准图集做法电缆沟沟内壁抹水泥砂浆,单实际没有抹,但签证单叙述按参照某图集做法执行,这样很容易钻签证的空子,然后扩大利润。其次是设计变更。设计变更有的是因为设计本身的问题,有的可能是建设单位考虑不周,但也有的是施工方造成的。当出现设计变更时,施工单位对该加的不仅加上,还要多加,对该减的少减、甚至不减。
(二)定额套用就高不就低
这类做法,是施工单位预决算中最常见和最容易使用的。所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1.同类定额,套高不套低。因为一些定额的解释不是太清楚,所以导致在审计时,各执一词,最后协商拍板决定。导致容易钻定额上的空子。
2.定额标准,套新不套旧。由于有些工程的工期前后跨两年甚至几年,一些施工队伍就将整个工期的工程量全部按新定额套用,或故意减少套用旧定额的工程量,增加套用新定额的工程量,以达到增加工程造价的目的。
3.取费标准,取高不取低。有的施工单位,在确定某项工程的预决算取费标准时,擅自提高取费类别,如本身三类工程取费,故意改为二类取费标准执行,从而增加工程造价。
(三)工程量、单价计算故意往大改
这类问题属于硬性修改问题。从而用来追求价格的变化,主要存在以下方法:
1.混淆数字法。就是将计算出的工程量或金额前面的某位数人为改大,当审计人员发现时,编制人员谎称书写错误。
2.小数点后移法。是指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决算表中,保持某些工程量或金额的数字不变,而故意将工程量或金额中的小数点向后移位,从而使造价增大。
3.重复计算法。是指对某些项目重复套用,如地板砖地面工程包括了下面的结合层材料及工序,但实际施工单位报预算仍然再套一笔找平层子目,从而增加造价。容易混淆的项目进行重复计算或重复签证。
4.故意出错法。这种出错方式没有规律可循,它就像市场的物价一样“漂浮”不定。其表现主要是将无规律项目的造价上调。
(四)有匹配定额子目不套,故意办理价格签证单执行
施工单位往往对一些定额子目单价不执行,而采取协商办理价格签证单来结算,如抹灰,刮腻子项目,用定额单价底的理由来和甲方办理价格签证单等来结算,其实定额是综合考虑的,所以故意办理价格签证单,从而达到提高工程造价的目的。
(五)材料价格调整依据不太明确
在工程预算造价进行材料调差时,依据不太清楚明白,在审计的时候往往协商不到,部分材料没有价格签证单及信息价格没有依据,导致审计的时候协商拍脑袋来决定。从而引起材料价格上的钻空。达到提高造价的目的。
总之:工程预决算审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,竣工结算审核需注意的事项很多,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有敏锐的头脑,还要求审计人员开动脑筋,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,才能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,更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,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,精干的业务技能和崇高的敬业精神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,在实践中不断探索,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,随时随地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、政策文件规定。只有不断充实自我,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,才能应对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类型、复杂多变的问题。
Tags:
作者:佚名
[]
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评论摘要(共 0 条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
查看完整评论